醫病關係 --- 牙齒
有顆牙齒在花蓮作過根管治療後,本以為要作牙套包起來,沒想到醫生說不用,當時就很質疑為什麼不用包,以前的經驗是醫生說抽神經後的牙齒會變得脆弱一定要作牙套包起來保護,這次竟然說不用,當時覺得或許是有新科技與技術所以可以不用。沒想到用不到四年這牙齒竟然裂了,只好再找醫生了!
終於看醫生了,看過後好友老黃約去他家喝茶聊聊,閒談間知道,原來他的牙齒也發生與我相同問題。晚上,因為包的材料掉了,所以再去醫院,有時間再聽聽醫生解說,終於了解花蓮醫生不幫我裝牙套的邏輯。
從牙下方旁後蛀進來的洞,根管治療後,因為有旁邊的縫隙,包起來若機緣不好,容易發生細菌入侵,即使機率很低,現代的醫生怕病人不了解,所以,傾向不裝牙套了,因為用牙套包起來後若裡面發生感染,容易誤會是醫生的過失,在醫療糾紛如此多的社會,醫生寧願不做以免造成問題,即使是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為了一小部份人可能發生的誤會,醫生也寧願不作業了!
20幾歲時我也有同樣的一顆這種情形的牙,當年的醫生還是做了牙套,用到現在快40年了!還好沒發生他們所擔心的事。
醫生與病人關係,過去到現在的演進是:從權威到不信任,從和諧到糾紛,醫生的好意但因為病人不了解,而產生糾紛應該不少,時代的演進,人心已不似過去的單純。
我覺得,現代人的知識水準已經高,醫生的作業風險,可以跟病人解說經同意後處理,而病人及家屬也必須遵守自己的認知與承諾,不可在簽名後還在字裡行間裡挑毛病製造並產生醫療糾紛,昨天,我與醫生說請他放心處理我的牙齒,我可以簽切結給他,他回說到時後有問題你們還不是來亂。他們知道並認識我,連如此善心的吳先生也不願相信,這社會真的病了!